南京栖霞区落实教育公平 今秋新开办13所学校
南京日报
“当我听到我们这边的学校也是南外(分校)的时候,我非常开心,决定就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学。”9月1日,南外仙林分校华侨城小学启用暨开学现场,一年级(三)班吴恬小朋友的妈妈邢梅芳说。
华侨城小学首批200多名小学生喜迎新学年的第二天,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也举行了落成仪式暨开学典礼。今年秋季,栖霞区新开办的中小学、幼儿园共13所;整个“十三五”期间,栖霞区新建成投用的中小学、幼儿园达到51所之多。
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布局、增加学位供给……全面小康征程中,栖霞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战略,不断满足百姓在家门口“好上学”“上好学”需求,逐渐由教育资源洼地变成教育大区、强区。在“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监测”中,栖霞区得分逐年攀升,2016年88.96分、2017年89.6分、2018年92.41分、2019年94.2分,2020年预计得分在96分以上,排名位于全市前列。
深化共享理念,与名校合作“办好学”
“118年来,南师附中始终秉承‘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精神,锐意进取、推陈创新,以创新观念行进在建设高品质学校的路上。未来,也希望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的全体师生能继续发扬这种精神,让每个孩子在学校健康成长、各自卓越。”燕子矶新城学校开学典礼上,南师附中校长葛军这样勉励全校师生。
“8年来,一批批南师附中名校长、名教师走进栖霞区,让越来越多的栖霞孩子享受到了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栖霞区教育局局长徐观林说,早在2012年,栖霞就与包括南师附中在内的顶尖名校开启“合作办学”之路,以名校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8年来,栖霞先后与金陵中学、南师附中、一中、二十九中等名校合作创办分校,接着又以名校分校引领集团化办学,在小学阶段组建了12个教育集团,在小、初、高阶段成立了七大“教育发展共同体”,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全区所有街道。
不仅如此,栖霞的“合作办学”还跨出南京,与南通海门共建了“海门—栖霞”教育发展联盟,在燕子矶中学创办了“海门实验班”,在尧化街道、栖霞街道合办了栖霞(海门)实验初级中学。
在名校龙头带领和教育共同体协同共进下,栖霞全区高考成绩逐年攀升,2015年本科达线率为38.5%,2020年上升到78%;中考成绩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位于全市前列;在两年一次的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中,栖霞区小学获得优秀等次占比超过省、市平均水平。
落实教育公平,让远郊学子“好上学”
龙潭街道靖安小学的沈敏老师家住城区,上下班路程单程有几十公里。不过,沈敏不需要自己辛苦奔波,为解决远郊教师上下班路途遥远问题,栖霞区教育局开通了4辆“幸福班车”,每天早晨,沈敏都能在家门口坐上舒适的“幸福班车”去上班。
缩小城乡差异、促进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题中应有之义。早在2014年,栖霞区就出台了《振兴远郊学校(幼儿园)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政策倾斜、加大投入、对口支援等方式,努力促进远郊地区学校、幼儿园办学条件、管理水平、队伍建设、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发展。市学科教学带头人李新、市德育工作带头人顾琳等区内一批名师都曾到远郊交流支教。
近年来,栖霞远郊学校也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记者走访了两所远郊学校,八卦洲中心小学的“小小农民画”特色项目获得“南京市小学生民俗艺术团”称号,《“鹂岛大脚巴”党建行动》荣获江苏省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龙潭中心小学的机器人团队登上世界冠军领奖台,扬剧社团走上少儿春晚舞台,女足团队蝉联区长杯一等奖。
市四大保障房片区有两个在栖霞,正在建设的新三大保障房片区中又有两个分别落在马群和西岗。为让保障房的孩子“上好学”,市政府引进南师附中和南京一中,先后开办了南师附中丁家庄初中和南京一中马群分校,栖霞区选配了骨干教师充实师资队伍。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浓郁的文化氛围、一流的师资队伍,让保障房片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打造名师团队,让栖霞学生“上好学”
“首先,我们要办成家门口的好学校,让就近入学的孩子的家长能够有信心、放宽心;未来,我们要成为南京东部地区的教育名校。”9月1日,在南外仙林分校华侨城小学启用仪式上,该校校长宋红斌说。
宋红斌是全国劳动模范、南京市“名校长”,曾在市区知名小学长期担任校长。她的加盟,让华侨城小学家长倍感振奋。除宋红斌外,英语专业名师王一舒担任该校教导主任,栖霞区教育局精心挑选15名各学科骨干教师,为学校注入优质师资力量。
上一篇:腾讯副总裁王巨宏:科技变革呼吁高等教育变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