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共有152所普通高等学校 城市与高校相互赋能
9月15日,据山东省教育厅介绍,目前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52所(本科70所、专科82所),数量居全国第3位;在校生231.25万人(研究生12.86万人、本科生110.18万人、专科生108.21万人),规模居全国第2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6.7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15个百分点,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第一阵营。2017年以来,我省重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获批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筹建康复大学、成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3所职业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大学,增设9所高等职业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98个,较三年前分别增加21.62%、11.69%。
今年6月,《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方案》《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两个文件依次出台,“筑高峰”“冲一流”“强特色”,分类实施,按下了“双高”建设启动键,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进模式,标志着山东“双一流”建设迈入2.0时代。
此外,山东应用型大学稳步推进。科学定位、明确路径、分类管理、分类发展,是山东高教今年积极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枣庄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交通学院等一批高校勇于探索,积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同时省教育厅科学谋划,争取推动一半左右本科高校踏上转型之路。
高层次人才培养探索新路径。山东深入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视频会议精神,坚持“四为”方针,聚焦“十强”产业发展调整优化学位授权结构布局,重点建设一批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院校,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在加强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协同如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家队”培养高端人才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与实践。
一批“新学科”谋篇布局。山东高教立足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慧海洋、生物安全等领域,积极开展专业调整,布局一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拓宽人才培养新路径。
高校拨款制度大胆“破冰”。如何发挥财政资金和绩效工资的引导激励作用,强化绩效导向,这是今年山东高教领域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据介绍,山东将实施“基础拨款+绩效拨款+竞争性项目拨款”投入方式,建立财政拨款与高校办学绩效、服务发展挂钩新机制,激发高校内部活力。
科教融合之路越走越宽。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立教育科技协同机制,构建高校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创新项目体系、成果转化体系、保障激励体系”。按照“整建制”能合则合,“同专业”能融则融的原则,加快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整合,趟出教学科研体制改革新路子。
城市与高校相互赋能共生共荣。大学依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山东以省市共建为主要路径,建立与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结构布局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空间布局,深化校地合作,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促进高等教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激发山东城市腾飞的新动能,拓展高校发展新空间。据了解,目前已有9所高校,实现大学与城市同频共振、共生共荣。
开放办学力度加大。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以山东省获批“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契机,重点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如,山东中医药大学国际眼科与视光医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德学院三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设立,大大增强了高校协同育人能力。山东中医药大学国际眼科与视光医学院(签署三方协议)
[来源:齐鲁晚报网 编辑:伏仪]
上一篇:再添发展新“阵地”,中飞院哈尔滨基地正式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