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高教普及化下应用型本科如何自处?
作者:景安磊白斌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学者指出,职业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博弈的重要因素。现实中,“职教分离”引发的焦虑和议论一直在持续,深圳工业大学等一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崛起也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启示。
什么是应用型本科?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其中本科院校1272所,高职(专)学院1468所。从人才培养的类型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大致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类。其中,应用型大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从事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开展社会发展研究和科技应用研究。本科层次是主体。职业技术院校主要按照就业导向的要求,培养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的技术技能人才,开展或参与技术服务和技能应用的改革创新。以大专层次的高校为主体,目前正在稳步推进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试点工作。
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还提出,建立高校发展综合政策体系,继续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对区域和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产业结构调整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应用型本科生的定位、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与现实相比,应用型大学发展定位不明确、应用学科专业体系不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仍较为突出,亟待针对性解决。 .如何适应应用型本科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的新要求,立足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新阶段的实际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定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看,对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足20%,而对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超过80%。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应一味追求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方向,而应顺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整体布局,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大”的办学理念。求最好,但求满足社会需要”的和谐理念,在服务区和应用型学校发展中充分发挥优势和特色。
教育教学资源要根据学校特点配置,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提高应用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积极推进学校与地方教育资源的合作共享,使应用型大学更好地对接地方资源,对接经济开发区和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促进应用型大学的联合发展和融合。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参照职业科学,建立适合的专业体系,重组人才培养的结构和流程。专业与专业的关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学科专业体系是组织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衡量高校服务能力的重要观察点,是重组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的重要载体。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应瞄准普通专业和专业专业之间的中间地带,避免与职业教育本科和研究型大学开设的专业相同或重叠。而是发挥高职院校与研究型大学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与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建立紧密联系。 .专业建设的重点不是一味追求前沿和深度,而应着眼于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就业领域的多功能性和普遍性,实现学科布局、专业设置与专业设置的无缝衔接。现代制造业、新市场和新兴职业。 .
第三,人才培养注重实践,创新校内外协同育人模式。应用型高校主要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具有可扩展性的应用型人才。他们既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又有一定的理论素养。人才培养过程应与实际工作过程建立紧密联系。
具体来说,首先要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流程,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规范和社会需求,完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二是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对标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发展课程,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融合专业基础课、核心课、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加强实验、实训、实习,更加注重综合性。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三是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制度,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办学和合作治理机制,探索教育集团与产业院校共建效益。协同教育共同体和长效机制。
上一篇: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发布,看MPA/ MBA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