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与探索
智能化、信息化是“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征,对于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活动而言也是如此。生物科学研究的前沿内容正在逐步地渗透到高中的课堂上,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产生更多的积极作用。教师不再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束缚,只是紧紧地围绕着课本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而是紧跟时代的步伐,突出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的相关原则,来对于自身的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进行研究,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帮助学生进行创新。
一、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活动所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生物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当是学生。生物教师应当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态度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创新活动,不能偏离这一方向,而是应当对于现有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与此同时,对于现有的评价标准和教学标准要进行科学的改进,让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的得以突出,让学生感受“互联网+”的时代要求,感受高中生物教学的魅力所在,才能真正地提高整体的创新效率。因而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来开展创新和探索活动是极为重要的。
(二)科技性原则
科学技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适应了时代发展的。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正在得以普及,并且对于高中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高中生物教师不应当死守教条主义,而是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增添更多的科学技术手段,让同学们认识更加先进的生物教学设备以及生物实验材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先进的显微镜、操作难度较高的生物实验、复杂的生物知识点都要进行讲解,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对于一些新的技术设备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进行。
(三)创新性原则
高中生物教学活动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进行创新,对于学生的知识预习的方式以及知识巩固的方式进行创新。带领学生进行科学的延伸和探讨,从而使得创新性原则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要避免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束缚。体现更多的创新元素,从“互联网+”的背景下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讨,对于备课方式和备课内容进行创新,寻找更多的创新着力点才是教师所应当思考的内容。
二、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与探究策略
(一)注重运用互联网开展积极的备课活动,以促进教学内容的创新
“不打无准备之仗”应当是高中生物教师所推崇的。生物课堂上如果教师的准备活动充分而有效,那么学生的知识探索和能力培养也会有条不紊,双方之间的沟通互动也会更富有成效。互联网普及和运用为教师的备课活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学网站上的教学PPT和教学视频会充实教师的备课活动,最前沿的生物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唾手可得,这都是“互联网+”时代的“福利”。高中生物教师更应当合理地运用互联网和相应的计算机设备来开展更加积极的备课活动,从而为生物教学活动的创新打下基础。
例如,在对于孟德尔第一定律以及孟德尔第二定律进行备课活动时,生物教师就选择在互联网上寻找和孟德尔有关的视频以及影视作品,将相应的桥段进行准确的迁移,将孟德尔的生平事迹带到课堂上来,让同学们认识孟德尔,认识孟德尔定律,从而进行更加积极的课堂导入活动。教师在对于孟德尔定律进行备课时要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遗传研究成果进行更多的涉猎,准确的选择出合适的素材,完善教学PPT,甚至要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让同学们认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本质,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这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打下基础,同时可以帮助生物教师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完善备课资料获取的途径,使得生物教学探索工作得以顺利推进。教师甚至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遗传定律有关的导学案。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内容的填充和完善,从而做到积极准备,积极应对,合理地运用互联网以及相关的技术设备来提高整体的备课效率。
(二)注重构建生物模型以提高创新教学的整体效率
深度学习以及延伸学习是同学们探讨生物知识、提高生物学习效率的必经之路。很多生物知识理解起来难度很高,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为薄弱,此时要想真正地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就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准备工作,做到积极创新和积极探索,帮助同学们构建生物知识模型,对于所需要学习的生物知识追本溯源,探究背后的思想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和学习思维的创新,重视知识学习的过程,而并非仅仅关注结果。开展思维探究构建思维模型,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上一篇: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应
下一篇:没有了